灯塔的发展

灯塔根据需要会频繁的去地面采集物资,会有多支不同的猎荒者队伍轮流下去,并不是是每次采集都会凶险异常。旧世界的物质与科技非常富足,遗留的可供采集的地面资源应该挺丰厚的,早期噬极兽也不是很多,因为玛娜生态是慢慢扩散的,所以灯塔的由监狱被改造成有如此科技建设的天空城也有合理性的,一开始有足够的物资与时间形成灯塔的新政体系与生产循环。 灯塔的科技树之所以会歪,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是由地面所采集的物资所决定,随着时间的推移,玛娜生态的扩散,地面可供灯塔采集建设的物资不再有那么多选择的余地,每次采集都要匆匆忙忙节约时间。灯塔上的科技发展也会随之缓慢、停滞,保留原已形成的科学技术储备——通讯网络、光影值检测、基因检测能力、身份识别数据库、以及各种已有的先进设施与生产循环车间等等,然后其它的发展全靠地面捡到什么就用什么,所以科技水平就失衡了,比如像一些人吐槽的有基因检测能力,却没有做试管婴儿的能力,非要有晨曦大厅的存在等等。

灯塔的运行

合理分配下,目前灯塔应该还不用为食物以外的物资供应所担心,地面资源依然丰厚,可搬运的超高效能源在未来显然会有的,只要合理小心的经常安排猎荒者下去采集就足够维持灯塔运行,另外灯塔本身也有太阳能和空中农场等循环,顶部能储存雨水以及提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,灯塔的食物水源利用肯定是很节约和高效的。

灯塔的制度

为了节约物资,灯塔把民众分为了上民和尘民。光影会的管理操控人心手段本来就不是所谓的信仰,那不过是一个噱头,或许查尔斯自己并不这么认为,但光影会显然就是一个维持秩序的暴力行政机关。一些上民之所以一幅虔诚的样子,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,另一方面就是畏惧,真正像查尔斯一样的信徒并不会很多,除了那些律教士,其他职位的上民平光影会由查尔斯成立不过才几年,其他上民不过畏惧他的手段,而被贬为尘民的人年龄和阅历都不小,尘民孩子也由尘民看管,所以灯塔一开始就不存在所谓的信仰洗脑维持秩序,就算想洗脑短时间内也做不到,对尘民的管教只能是暴力胁迫,要的就是一个效率。大部分上民对尘民的歧视,不是因为对观影会的信仰,而是因为居高临下的地位,这些数量庞大的既得利益者也形成了对尘民反抗心理的压制,而尘民所掌握资源相对来说,就算“鱼死”,也不一定会“网破”。 所以灯塔的现状就这样维持着。

补充:灯塔的三大法则

  • 抛弃旧时代的家庭,亲情,爱情和婚姻等等观念。
  • 明确等级机制,所有的一切分配制度都要按照贡献点以及上级命令执行
  • 灯塔通过基因检测把灯塔局面分为上民和尘民,上民的身份地位远远大于尘民,拥有比尘民更多的生存权利。

远行仪式

关于灯塔大张旗鼓的远行仪式,看似是是为了给远行的老人送行,实际上是为了慰藉全体民众,因为大家到了一定年纪都要离开灯塔。 能源可以大大地压缩体积,并长时间大量的储备以及高效的利用,可以在地面大量获取。而食物的储备和消耗流动性很大,获取效率不高,除了采集的压缩食品,还需要空中农场参与生产,尘民还只能吃虫饼,所以为了节约粮食,不得不选择流放老人。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末世,这么做灯塔有它的道理,但想到自己的那一刻,肯定还会有恐惧、怨恨、消沉,影响平日里的工作。 所以仪式感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,让灯塔民众去全体围观远行仪式,一方面是给老人送行,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这注定的未来有一份慰藉。 民众思绪中自己最后的画面,它不是只有悲惨,自己在灯塔上的最后结局还可以有那么万众瞩目的荣耀,灯塔会为自己举行那么大场面的仪式,这是末世下难得的待遇。 民众理解自己将来会被流放的理由,知道这不能怪灯塔,而这样的远行仪式,会给他们一种对灯塔的感激,体会到每个人与群体的羁绊,一定程度上大大抵御了民众对灯塔的负面情绪,让远行制度可以继续稳定存在的同时,大家的心思还可以正常的生产生活。

《灵笼》在自己的世界观建立了一套灯塔运行的制度,而不管什么制度,总是饱受争议。现实亦是如此,没有合理的制度,只有还运行的下去的制度。

Made by qgj

Copyright © 2022 · All Rights Reserved